熱門文章

動物才沒有都很可愛,這些“瞬間”太恐怖了!此文證明一切!

我喜歡此文章,請分享

clip_image002

很多人都看過好萊塢的驚悚影片《大白鯊》,裡面鯊魚咬人的場景讓觀眾不寒而慄。

1. 近日在埃及的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紅海海域,真實版的《大白鯊》接連上演,多名外國遊客被咬死咬傷。

2. 一隻北極熊在挪威斯瓦巴群島對一群露營客發動攻擊,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

clip_image003

3. 遊客掉進熊窩遭“熊抱”撕咬大難不死。在瑞士首都伯爾尼熊公園裡,一名患有智力障礙的遊客突然掉進了棕熊圍欄裡,體型碩大的棕熊立即對這名遊客進行猛烈攻擊。這驚險一幕正好被英國遊客布魯克斯拍了下來。

clip_image005

4. 鱷魚襲擊遊客咬掉胳膊。一隻體型龐大的鱷魚把一位遊人的胳膊咬掉之後游回水中,後被捕獲,開膛破肚取出傷者殘肢。

clip_image006

5. 北極熊襲擊遊客事件:一名德國女子突然跳進北極熊館內熊進食的區域,4頭北極熊中的一頭游近她並襲擊她。她的手、臂、腳和背部被熊嚴重咬傷,但沒有生命危險。動物園管理員說,襲擊女子的並不是明星北極熊克努特或克努特的媽媽,他們也不清楚該名女子接近北極熊的原因。

clip_image008

6. 遊客與猛獸合影遭母獅撕咬,經歷生死10秒。洋人街馴獸場一個半小時的動物表演結束後,表演團隊推出互動節目——與演員之一的“明星東北虎”合影。在馴獸師的指揮下,遊客挨着老虎合影。就在一名中年女遊客靠近老虎準備合影時,意外發生了……

clip_image009

7. 4名俄羅斯遊客在埃及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遭遇鯊魚襲擊。據悉,2名遊客當天在沙姆沙伊赫度假酒店附近的海灘游泳時遭到鯊魚攻擊,其中一人的腿和背部傷勢嚴重,一隻手也被咬掉。

clip_image010

8. 屍檢報告說,孔德勞死於多處抓傷和重擊傷。通常,放這只熊出籠吃食很正常,因為它總是和主人及飼養員在一起。但不知道當時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嚇到熊,使它攻擊飼養員。

clip_image012

9.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地區一名飼養員遭熊襲擊身亡。這頭肇事的熊也許面臨安樂死。死者名為布倫特·孔德勞,現年24歲。

clip_image013

10. 3只正在新加坡動物園展出的白虎攻擊了一名動物園清潔工,導致其不治身亡。當天中午,這名32歲的馬來西亞籍男清潔工不知何故墜入虎園,3只體重各100公斤的白虎立即撲上去撕咬。

clip_image015

11. 英國遊客逛野生動物園遭狒狒“打劫”。英國諾斯雷野生動物園的遊客接到警告,因為這裡出現了一群會“洗劫”你車頂旅行箱的“強盜狒狒”。它們對箱子內的東西都很好奇,包括衣服、鞋子甚至內衣,都是這些狒狒的“尋寶”對象。

clip_image016

12. 野生動物園裡遊客汽車被群獅包圍。遊客駕駛着汽車在英國一家野生動物園觀光時被10多頭獅子圍困,司機把車門和窗戶緊緊關閉,以防動物襲擊。此時,司機的表情還能否如觀光時一樣愉悅就不好說了。

clip_image018

13. 佛羅里達州日出地區一條兇猛無比的吃人鰐被抓捕。獵手在將它殺死剖腹後發現,它肚中還留着受害女生血肉模糊的手臂。在之前的襲擊事件中,28歲女生約維·索雷茲·西門尼斯到運河附近慢跑。跑至一座橋邊時,忽然遭到一條2.9米長、159公斤重的鱷魚的襲擊。

clip_image019

14. 瑞士動物園一隻黑猩猩不滿被遊客盯着看,製造“武器”進行攻擊。這只雄猩猩叫“聖帝諾”,在5歲的時候被轉移到瑞士動物園。工作人員有一天發現它總在動物 園關門後收集石子,還用泥土自製一些盤狀物,神態鎮定自若。當第二天遊客進入園子後,就將這些“武器”擲向圍觀的人。

clip_image020

遇到黑熊怎麼辦?

處於危險地帶時,盡可能在行進隊伍中,請不要有人落單,以結伴而行,大約攻擊落單的人。假如遇到黑熊(獵食動物)時,盡量保持鎮定,請勿驚慌以避免激怒黑熊的攻擊。夜間紮營時,因此休息時升起營火,不但可以取暖,對於野生動物,也有嚇阻的作用。

以前原住名說黑熊它會爬樹,所以不可往下跑而要往上跑,因為黒熊往上比較慢。如果遭遇黑熊向您吶喊時,請發揮團隊精神,拿出您的鍋碗瓢盆,用力敲打,相對的大聲吶喊,或是火攻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背包上懸掛者響鈴,以便在行走時發出叮叮咚咚的尖銳聲波,先警告黑熊等野生動物迴避。

以下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醒您:

玉山園區多為黑熊出沒區,避免單獨行動。

黑熊距離尚遠時,即迅速離開。

已面對黑熊時,盡量保持鎮定,勿驚慌以避免激怒黑熊攻擊。

勿裝死停留現場,請冷靜默默的遠離。

黑熊會爬樹,爬到矮樹上並不能確保安全。

食物殘渣或空罐頭等會吸引黑熊前來覓食,請勿隨地丟棄。

夜宿時請將炊食穿著的衣物與包裝好之食物懸掛於遠處,以免吸引黑熊前來尋覓。

已遭受攻擊時,盡量保護如頭、腹等要害。

隨時注意黑熊出沒警告牌等相關訊息。

參考資料http://www.mhbfma.idv.tw/databasc/%E7%99%BB%E5%B1%B1%E5%B0%8F%E5%B8%B8%E8%AD%98%E9%BB%91%E7%86%8A.htm

遇到危險動物該怎麼辦?很齊全!

人在與動物的接觸過程中,受到直接傷害是一種很嚴重的情況。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一些關於動物行為方式的知識,至少可以避免跟危險動物進行我們本不願意的衝突。令人擔心的是,在很多似真似假的動物故事中,作者所描述的人與動物周旋的驚險情節有許多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假如我們聽信那樣的故事,在自己親臨危 機時依照故事描述的方法去做,將會使自己陷入更危險的處境。

裝死無疑是在書本上見得最多的避險方法。很奇怪,大多數這樣的故事都發生在熊的身上,不管有沒有道理,說的人多了,彷彿就成了金科玉律——遇到熊要裝死。

在 很多人心目中,熊是一種憨厚中帶些遲鈍的動物,它們要攻擊人的話只是為了好玩,如果你裝死,它們就會興趣索然地走開。事實果真如此嗎?大家別忘了,熊是一 種典型的食肉動物,捕獵是它們的天性,只是它們平時得不到足夠的肉食,才吃些素食代替,比起有些食肉動物來,它們可以更多(甚至是常年)接受雜食罷了。由於龐大的體型,它們很難隱蔽接近那些動作機敏的獵物,很大程度上,它們的肉食是魚類、動物屍體和爬蟲之類比較容易得到的種類,很少見到它們費力地追逐食草 獸那樣的大動物,因而錯誤認為它們不吃大動物。

在熊的面前裝死有時確實可以令我們脫險,這不是因為熊真的以為我們死了,它不吃死人,而是我們的動作正好暗合了熊的行為語言——躺下就意味 著妥協。它願意的話,會帶著勝利者的姿態離去。我之所以用了“願意”這樣的詞,是因為熊應該對人也懷有疑懼心理,不敢進一步招惹我們,既然我們妥協了,它也不會冒險進攻。但是如果你面對的是一頭很有經驗,特別是了解人類弱點的熊,或者它已經被激怒或飢餓到一定程度,那麼裝死差不多就等於送死,它照樣會不客 氣地對你下手。野生動物光憑氣味就可以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死了,更不用說我們裝死時的體溫和呼吸、脈搏都是極大的破綻,更別說在那樣危急的關頭,除了真的被嚇暈,有幾個人能冷靜地屏住呼吸。

絕大多數食肉動物都吃死屍(有些兩棲、爬行類除外)。如果自身力量夠大,從其它動物口中奪食是很好的策略,熊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在電視上看 到的威猛獅子,在現實中經常從鬣狗那兒霸占勞動果實,倒是那些傳說中以吃死屍為主的鬣狗,不得不更勤奮地追逐獵物。熊經常會從狐狸和狼的口中奪食,說它們不吃死的東西是毫無根據的,如果熊真的以為你死了,倒是更有可能會來吃你——幸虧你裝得不可能騙過熊,它還對你存有幾分戒心。

在捕食動物面前保持絕對靜止也並非無效,特別是那些善於追逐獵物的動物,對於獵物突然靜止不動的舉動有時會感到不知所措。蛇和蜥蜴對靜止的 東西不感興趣,所以有些昆蟲和兩棲類動物在受到刺激後會有本能的假死反應(生理性昏厥,而非理性地裝死)。面對在力量上跟自己不相上下的對手,有時候對峙是可以奏效的,你不跑就表示你並不懼怕,對方就要重新掂量你的實力,這跟裝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裝死是示弱,對峙則是不示弱的表現。

遇到危險動物,不管你是裝死也好,對峙也罷,實質上都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質,要能夠在非常的局面下保持冷靜是不容易的,頭腦冷靜可以使我們做 出正確的決定,這才是最重要的。譬如說當危險動物離你還有相當的距離時,不要被動地躺下裝死,應該看著對方慢慢後退,而不要轉身逃跑。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可試一試抱著頭躺下的辦法,這時候只能祈禱老天保佑,是否有效,全憑運氣,因為我們無法知道真實的動物會怎樣看待我們這樣的行為,有哪些動物會買我們的 帳。如果有因為裝死而被害的人,他們將無法告訴我們該得到什麼教訓。

舉火曾經被認為是能夠抵禦絕大多數動物的自保措施,理由是“動物怕火”,後來演變成動物也怕電筒的光亮。我不知道這種說法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大家覺得火能燒死動物,所以它們本能地會避開火。

首先,動物對火的認識可能不是一無所知,森林中會有雷擊和過分乾旱引起的自然火,它們可能還見到過人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火;其次,動物不一 定怕火,特別是規模有限的火勢,它們應該知道那樣不構成威脅;另外,有些動物還喜歡火,不僅是飛蛾,許多鳥類也喜歡火,確切地說,是喜歡被火驅趕出來的蟲子,獸類中的一些成員也懂得在火的殘燼中找吃的。

動物們所怕的火,是那種延燒範圍大,火勢蔓延迅速的大火,人們手上的火把根本對它們起不了多大的震懾作用,或許是人們拿著火把晃來晃去的樣 子可以嚇著它們。如果動物們執意要攻擊你,火把本身是沒有用的,有時反而會使動物感到受到脅迫而採取反擊的措施,譬如夜行時舉著火把就容易遭到草叢中毒蛇的攻擊。

我們在森林中露營,會在營地中點燃一堆篝火,只要篝火保持一定的照亮度,許多野獸就不敢靠近。這不是因為它們怕火本身的殺傷力,而是它們習 慣利用黑夜的掩護進行捕獵活動,光亮使它們無所遁形,於是就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促使它們進行沒有把握的捕獵活動。我們更適合在有一定可視度的情況下活動,有篝火也利於我們的防守和反擊活動。不尋常的篝火或許會招來好奇的野獸在附近逡巡,但很少敢於將自身暴露在我們的視線中,因為它們本性上怕人。

當我們在漆黑的環境中用手電突然照射夜行動物的臉時,由於它們的眼睛一下子不能適應明亮的光線而造成視覺障礙,它們通常會有一段短暫的反應 遲鈍期,這種突如其來的刺激對於動物是個打擊,可以在一定情況下嚇退動物。用手電筒直射它們的眼睛比晃來晃去地照射更有效。即使是老鼠那樣機敏膽小的動物,在突然的強光下也會有幾秒鐘的遲疑,你甚至可以用木棍直接擊中它。夜間出獵的獵人會在槍上或帽子上安裝一個照明燈,趁動物在強光下措手不及的時候開 槍。

與其說動物怕火,倒不如說它們怕亮,在黑夜中照亮我們自己,可以使我們多幾分安全感。

上樹的策略可能有被我們濫用的趨勢。在許多人的印像中,許多對我們有殺傷力的動物(最典型的是老虎和野豬)都不會爬樹,而森林中不乏樹木,假如上樹可以有效避開攻擊的話,倒不失為一種很實用的避險手段。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動物樹棲生活的實際情況。除了有些種類的麝能攀上斜長的樹採食嫩葉外,奇蹄目和偶蹄目食草獸中會上樹的極少;靈長目的猿猴 是爬樹的高手,因為它們長著可以抓握的拇指(趾),從分類學角度看,人也忝列其中,不過在敏捷性上可能僅能超過懶猴而已;食肉目中的犬科(如狼、狐)是典型的地面活動者,而貓科中的絕大多數種類都能上樹,只是會根據獵物的情況加以選擇,熊類(貓熊科、熊科)能夠上樹,不過通常不營樹棲生活。按照一般的規 律,體重較大的動物較少在樹上活動,因為體型和體重限制了它們在樹枝上的敏捷程度;四肢細長的動物適合奔跑而抓握能力不足,尤其是具蹄而無爪的動物,在生理上不具備上樹的能力。從生活需要的角度看,這些動物不會以它們感到很不方便的樹棲方式生活。

從描述中可以看出,爬上具有一定高度的樹,對於防禦野牛、野豬、犀牛那樣有殺傷力的食草獸是有效的,對於狼那樣的食肉動物應該也有效,問題 是,在那樣的關頭,附近要有足夠大的樹,並且,更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爬上去。因為許多據說不善爬樹的捕食動物,都有著不凡的速度和跳躍能力,不等你爬得足夠高,它們就可以用利爪把你抓下來,或是用角把你挑下來。試想一下,老虎是不善上樹的,但是在它的食譜中依然有猴子,或許是猴子不幸在沒 有樹的地方遇到老虎,或者是它們爬得還不夠高,不夠快。相對於猴子而言,人上樹的動作要笨拙得多,在迅速撲來的猛獸前,我們還有多少自信可以竄上而不是爬上樹去呢?老虎全速奔跑100米不會超過5秒,發怒的野豬短距可能沖得更快,我們上樹的速度能有多快?

順便說一下,有些我們以為不會上樹的動物其實有一定的攀爬能力。譬如說完全不會上樹的貓科動物幾乎不存在,老虎和獵豹在偶然的情況下也能竄 上不太高的樹,它們的幼仔出於玩耍目的而上樹的情況更多,成年的它們不上樹,主要還是因為它們爬樹的身手不如樹棲動物那樣靈敏,在樹上的捕食效率不如在地面上高的緣故。

原始森林中的很多大樹在數米以下的高度上都沒有分叉,沒有經驗的人很難徒手爬上去,所以上樹避險只能成為我們在面臨危機時可以參考的做法之 一。人類在大樹上搭建的樹屋是觀察野生動物的理想場所,那樣的樹屋通常有足夠的安全高度和安全措施,樹幹上還會有便於我們攀爬的梯子之類的結構,但那畢竟不是為我們在緊急狀況下準備的。

緊盯策略指的是緊盯著對方的眼睛,以精神的力量壓制對手。我覺得這可能是最荒謬的避險做法了,因為緊盯著對方的眼睛常常是動物間最嚴重的挑釁行為,只有在力量上佔絕對優勢的動物才敢於那麼做。

注意觀察受罰的狗,它的眼光總是瞟向一邊,不敢正視你的眼睛,那是一種示弱的表現。當你面對在力量上要勝你一籌的野獸時,避免衝突的理智做 法是不要有挑釁,或容易被動物誤解為挑釁的動作。鬥牛士的手上拿的是報紙還是紅布,對於先天色盲的公牛來說,意義都不大,關鍵是鬥牛士故意做出帶有許多挑釁意味的動作,為的是逗引激怒公牛,做出驚險的表演。因為動物們經常具有審視形勢的能力,而挑釁行為的通常是發生在力量沒有太大差別的對手之間,當動物還 在遲疑之時,明顯的挑釁常會主動表示你建議決鬥而不是互相妥協,那會刺激它做出回擊的反應。

不同的動物對挑釁行為的理解有所不同,貓狗的不和就是不同的動物因為對行為語言理解上的差異而發生衝突的例子。我們很難建議在避險時,何種 行為才是恰當的。趴下對於熊而言或許是妥協的表示,而卻可能被貓科動物認為是進攻的前奏;面對動物慢慢後退,可以避免激怒食肉動物,但許多食草獸在進行角斗之前卻正好是要稍稍後退,留出向前衝的距離的。

人和別的動物是異類,對於同一動作的理解當然有所不同,動物園的飼養員有時尚且會在不經意間激怒動物而遭致事故,我們不能苛求普通人能對動 物的行為語言總是有恰當的理解和處置。跟危險動物爭氣勢上的高低是不明智的,這一節講的內容是避險而非控制和馴化動物,客觀地說,人類並非在任何方面都勝過動物,跟強壯的動物比力氣,比速度,比殺傷力都是很愚蠢的行為。

在跟動物對峙時要避免主動挑釁它們,比較帶有共性的合理做法是,不要有太劇烈​​、太突然的動作;眼睛要留意對方的動作,但最好不要緊盯著 動物的眼睛看;慢慢扔掉一些諸如手套、帽子之類帶有強烈體味的衣物,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但不要扔鞋,以免在需要快速擺脫危險時跑不快;假如你太緊張,可以扯大嗓門叫喊幾聲,內容不限,喊救命或大聲咒罵都行,反正動物都聽不懂。

以攻為守有時是很有效的避險策略。野生動物經常會根據對方的反應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舉例說,如果一頭鹿用犄角去抵一頭狼,狼可能會放棄這塊 硬骨頭而轉向更容易對付的獵物,而當鹿採取逃跑策略時,狼則肯定會進攻它。當你面對躍躍欲試的野獸時,操起身邊可用的工具無畏地衝上去,常可以嚇退本來處在猶豫不決狀態的動物。

但是我看到有的資料(或是故事)中把這樣“變被動為主動”的策略濫用在錯誤的情形之下,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合用手中的棍棒嚇退眼前的野獸的。

除非是你自己已無退路,否則盡量不要用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冒險手段,因為沒有野外經驗的人很難判斷人獸對峙的微妙狀況,特別危險的是,假如你的以攻為守策略使用不當,反而會激怒本在猶豫的對象,使對方“狗急跳牆”,拼命反撲。

不 要撿拾很小的石塊或細弱的樹枝作為武器,也不要貿然出手,那樣很容易使對方估量出你的實力,越發肆無忌憚地向你攻擊。如果你正好有木棍或短刀那樣的工具, 可以在動物撲近時突然出手擊其要害。大部分動物的腰肋都是比較薄弱的,擊斷脊椎可致動物癱瘓;使用刀子的話,可以捅兩條前腿之間的胸部或咽喉。不要輕易擊打動物的頭部,因為獸類的頭骨都是比較堅硬的,不容易造成有效的殺傷,如果在近處跟動物糾纏在一起,可以用手指猛摳其眼睛或鼻鏡,而不要試圖去卡它們的咽 喉,那樣的話很容易被其爪撓傷。

這樣的策略最適合於生性謹慎的單只動物,但是對於集群圍攻的動物和比較低等的動物,則效果不佳。被多只動物圍困 時,最要緊的是找個可以保護背部的所在,譬如說背靠大樹或石崖,勿使它們偷襲得逞。高聲喊叫是很好的做法,既可以向附近發出求救信號,又對野獸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動物的嚎叫常有聯絡同伴的作用,所以當你扯著嗓子大叫時,對方還要忌憚你潛在的幫手。低等的動物不怎麼會有恐懼的反應,巨大的鱷魚和蟒對挑釁或示 強不會有太大的反應,它們雖然兇殘,但是行動力稍遜,可以在不停運動中擊打和騷擾它們。爬行動物在受到一定強度的騷擾後常會放棄,因為它們在本性上是以偷襲的方式捕獵的,不會跟獵物拼鬥體力。有的書上描寫“大吼一聲,向狼群撲去”就把狼嚇跑的情節值得可疑,通常在那樣的情況下,狼不會遠遁,而會避開鋒芒, 在不遠處觀察你的進一步舉動,當你筋疲力盡時,它們的機會就來了;許多故事中提到人被巨蟒纏死的情節也不太可信,它們在吃東西時才將獵物纏絞到一定大小以便吞嚥,最該防止的是頭部被它咬住,或是正好被它纏住脖子。

用出擊的方法逼退動物要掌握好分寸,最好要給動物留出退卻的餘地,避免它們拼死的反 撲。有經驗表明,大多數人可以跟豹子那樣的猛獸對峙而不落下風;手上沒有殺傷力強的火器時,不要跟熊、虎那樣的大獸對峙;大型的食草獸(犀牛、大象、河馬、野牛)通常更神經質,容易被我們不當的防衛行為激怒,最好不要採用抗爭或對峙的手段,它們很少對退出一定距離的對象窮追不捨。

當在 野外與危險動物不期而遇時,沒有絕對保險的避險做法。動物的舉動很難預料,即使是同一種動物,不同的個體在相同形勢下也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因此別輕信遇 到某種動物該如何應對之類的經驗之談。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萬全之策的話,那就是別輕易涉險:進入陌生原始林區要多人結伴,聘請有經驗的嚮導,帶好必要的防身工具,穿戴有防護作用的衣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配備跟外界聯絡的器材,在遇險時可以及時通知求救。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04/30/c_124637839_10.htm

http://hi.baidu.com/hsiehchuehming/item/b814d10ee5f77426a0312da1

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請按讚!

Copyright © 2018 · 閱●動漫 · 重要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