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查房,小林醫生告訴我,12床洋洋要出院了。我的心忽地收緊了一下。推開病房的門,洋洋靜靜地躺在床上。消瘦蒼白的臉上卻一點沒有往日的煩躁,倒是顯得很平靜。
- 要是以往,我會握握即將出院病友的手,給幾句囑咐的話,叮囑他們按時復查,可今天,我卻難說再見......
- 洋洋是個24歲的女孩。2年前,她大學畢業分配到了電視台做編輯。第一次見到她是她爸爸媽媽陪著看我門診。
- “李洋洋”給我幫忙的小杜醫生在走廊中叫道,“來了”,一個個字高挑,漂漂亮亮的女孩走進了我的診室。
- “病人來了嗎?”我問道,因為按照我的經驗,一般年輕人走進我診室大多是他們的親屬,或父母,或爺爺奶奶來諮詢的。
- “醫生,我就是病人”,洋洋說。
- 我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女孩,她也就是20歲上下。“跟叔叔說說你的情況”,站在一旁的洋洋父親提醒她說。
- 我仔細地閱讀了她的病歷,這是個直腸癌,位置非常低,按照我們的治療策略應該接受術前的放射治療。但是洋洋的父親表示,她太年輕了,怕放療影響卵巢的功能,影響今後的生育能力。我只好接受了她父親的要求,準備為她實施手術。
- 兩週後,我們為洋洋做了手術。由於腫瘤位置低,沒有保留住她的肛門,不得不在洋洋的左下腹開個洞,洋洋將帶著這個糞兜度過她的一生。但是洋洋是堅強的,我常常想,一個20多歲的孩子何以承受帶著糞兜的生活?
- 當得知自己的肛門已經被切除之後,洋洋情緒非常低落,原因是那個糞兜。那天,我和洋洋談了很久,我仔細給她講了“造口”(代糞兜)的作用,以及當前國際上對造口的認識,許多造口的病人聯合起來成立了造口協會,他們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洋洋漸漸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 當天下午,我正好在醫院接待一個英國造口師代表團,團長把他們造口協會的吉祥物,一隻非常可愛的小棕熊送給了我。晚上查房時,我特意把那隻小熊送給洋洋,洋洋高興地把小熊放在胸前,那天真的樣子就像一個剛剛走進學堂的小娃娃。
- 手術後,洋洋的病理情況不太樂觀,我們為她進行了輔助化療。為了怕影響孩子的生理功能,洋洋的父母不願意接受輔助的治療。在醫生們的鼓勵下,洋洋還是完成了她的後期治療。洋洋是個開朗的女孩子,面對病魔,她表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堅強和毅力。
- 但是,由於腫瘤的性質惡劣,一年半以後,洋洋的病情出現惡化,腫瘤復發了!
- 再次見到洋洋是2週前,她消瘦的厲害,面色蒼白,肚子漲漲的。我知道,這是腫瘤復發了,而且已經到了晚期。望著洋洋父母焦急的心情,我吩咐趕緊讓洋洋住院吧。
- 很快,洋洋病情的各種檢查報告都出來了——直腸癌晚期卵巢轉移,而且腹部多處轉移。婦科馬主任一起會診後我們決定放棄手術,這意味著洋洋的生命進入倒計時!
- 如何讓一個22歲的孩子接受這個事實?這對我一個從醫近三十年的醫生來說還是頭一次,我該怎麼辦?科裡的主管醫生小康說,“老師,我真的不知該如何安慰她!”我決定先和她父母談談。
- “我們經過討論,全院多學科查房結果認為,洋洋的病情惡化,已經失去手術的機會,我們真的不能為她做什麼了,我非常抱歉!。” 洋洋的媽媽轉過臉去,她的身體在顫抖,洋洋的爸爸眼圈紅紅的,兩眼緊盯著我。
- “帶著洋洋回家吧!”我說出了一個醫生最不願意說出的話。
- 此刻,我突然想起昨天旁晚查房時洋洋痛苦的祈求:“顧叔叔,快點給我手術吧,我太痛苦了!”。那種眼神我永遠忘不了!那是包含著對生的渴望,分明在說,“叔叔,救救我吧,我才二十多歲,我不想......”。
- 儘管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儘管我們的科學如此發達,但是,我們的醫學仍然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對於癌症,我們有許多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的治療離根除癌症還有相當的距離。
- 的確,我們治好了許多的病人,許多人已經回到了他們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去,但是,我們在一些疾病面前仍然是無能為力。科學是有限度的,有些疾病人們的認識還很膚淺,洋洋的病情為什麼會復發?為什麼有的人會復發,有的人不會復發?這些都是科學上沒有解決的問題。
- 接洋洋的車來了。洋洋在護士的陪同下,坐上輪椅,這時洋洋卻顯得非常平靜。
- 她主動和小李醫生握手,還問了一句“這是最後的握手嗎?”
- 洋洋還面帶微笑。我趕緊離開,此刻我真的感覺到無法面對洋洋,或許此時洋洋真的釋然了?我還能為你做什麼?透過玻璃窗,我看到洋洋的腋下還緊緊的抱著那隻棕色的小熊,可能是用力過猛吧,小熊顯得有些扭曲,脖子上的紅絲帶被揪得高高的。
- 我的心情非常複雜,我暗暗地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有勇氣面對洋洋說一句告別的話?其實,自從我送給洋洋那個小熊開始,洋洋就把我當成她的希望,她不再稱呼我顧醫生,而是稱我為“叔叔”。
- 忽地,我想到一個學者講過的一段話:人生就像一列運行的列車,我們大家自出生就來到了車上,此後,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最終,我們都要下車。我應該用這個比喻給洋洋寬心,但是我沒有。
- 我真的想對洋洋說:“洋洋,千萬別責怪叔叔,不是叔叔不盡人情,是叔叔不敢面對分別的那一刻”。
- 二十多歲的洋洋你能理解一個醫生的感受麼?
- 下班了,華燈初上,街上還和以往一樣車水馬龍,我在想,洋洋,你還在車上嗎......
- via
- 老實說,我有點不能理解這位父親的心態!生育能力有比性命重要嗎?
- 為了生育能力,他寧願放棄治療過程其中一環,這樣不是成了一個不完整的治療流程了嗎?不是降低治癒的機率嗎?
- 畢竟我不是醫生,不了解這樣對後續復原有沒有直接影響,但手術前必須經歷這個環節,想必對手術後的復原應該也有幫助吧!沒了性命留著生育能力不知道有什麼用意...
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請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