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我10歲,是同性戀,我一直都以為我有病」出櫃的孩子們年紀越來越小,這對父母說了『一句話』竟讓孩子們永遠無法勇敢說出真實的自己...

我喜歡此文章,請分享

clip_image001

Kate Reese 在 LGBT pride 旗幟下睡著。

在我們社會中,出櫃小孩的年紀似乎越來越小,

有人覺得是電視媒體帶壞小孩,因為電視上有很多同性戀的角色出現,認為他們還小還不懂事亂講話,有樣學樣。也有人覺得同性戀會傳染,為什麼之前都沒有,現在的小孩卻越來越多說自己的同性戀者?
如果你對 LGBT 團體(編按: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有以上的誤解,或是你還不認同,或是你有更多的誤解,這是你看這篇文章的好機會,試著讓自己有更寬闊的心胸去接受「你以為不正常的事」。
下面是幾個 LGBT 青少年的例子,他們都在國小時就出櫃了。年紀還這麼小,他們卻成熟、穩重。聽他們說說他們的暗戀經驗,如何遇到他們心儀想要牽手的對象,只是他們暗戀的對象是相同性別罷了,就跟我們的暗戀經驗沒有任何不同,都是純真的小學暗戀。
最後我們也聽聽他們的家長,是如何支持他們、教育他們面對困難、教育大眾,以及這些 LGBT 小孩如何為這社會貢獻。
13 歲的小女孩 Kate Reese 住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雷諾(Reno),曾經一直覺得自己有什麼病。Reese 說:「在我大概五、六歲的時候,我看到女同學或是女生朋友們手牽手,我就覺得我也想試試看,我覺得女生很有趣,我也開始覺得自己可能對男生沒興趣。」
Reese 在她國小校園時光的那幾年,就像大家一樣都會有些純真的小暗戀,而這些她對別的女孩的暗戀,讓她意識到自己很怪異。但當時的她用網路,找到一些可以形容自己情形的字眼,也找到一些可以安慰自己的話。
「現在,我知道什麼是『Queer(泛指非異性戀者)』,網路上都有寫。」Reese 大概在她國小四年級的時候,開始定義自己為 Queer:「現在我也都懂了一些 LGBT 的相關用語,我也瞭解性向不是一種選擇。我之前一直以為我有病,但當我看到一些研究,也看到一些人,我才知道這很正常,世界上也有很多跟我一樣的人。」

  • 出櫃的年紀越來越小,降到 14-16

現在有越來越多小孩子像 Reese 一樣在年紀輕輕的小學時期就出櫃,在 1970 年代,所有的研究資料記載,出櫃的人大概都在二十幾齣頭歲,而最近的新研究則指出,出櫃的平均年齡已降到 14-16 歲。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的博士 Caitlin Ryan 從事一項家族接受研究,Ryan 研究 LGBT 的青少年已長達 25 年,在 2000 年後,她開始對同性青少年做一些深度訪談。她說:「我們發現出櫃的小孩越來越多,年紀大概都在 13 歲以上,有年紀越來越小的情況。」

  • 電視媒體倡導不同家庭形式、人物身份,讓這群小孩更早看見自己

Everyone Is Gay 的 共同創辦人 Dannielle Owens-Reid 和 Kristin Russo,他們認為出櫃年輕化的現象,是因為現在社會有更多的 Queer 代表人物。Owens-Reid 說:「現在的媒體更能去倡導不同的家族型式、與不同的人物身份。」像是美國影集、電視節目《Orange is the New Black》《One Big Happy》《Orphan Black》裡,都有 Queer 的角色,這些非異性戀的小朋友,終於能在電視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讓他們更能勇敢說出真實的自己、做自己。
Ryan 說:「現在的資訊隨手可得,讓這些年輕的族群能夠輕易的找到自己。」這也代表著,現今社會的進步,小孩更勇敢表達自己找尋認同,也是因為社會的接受度越來 越高。老一代不願接受的人,害怕去認同的人,漸漸的也在失去他們的力量,因為現今的電視節目中,有一堆不同性向、性別的角色,社群網站上也有 LGBT 的族群、社團。

  • 小孩出櫃,家長無所適從 不知如何帶小孩面對挑戰

但歧視仍然存在,越來越多年輕小孩出櫃,代表著有越來越多家庭努力的學習,如何去教育這群孩子面對歧視與挑戰。雖然接受度越來越高,仍然有很多工作歧視非異性戀者,甚至還是有很多的霸凌案件。
Ryan 說:「每個禮拜都會有家長打給我,跟我說他們小孩7、8、9 歲跟我出櫃,問我他們要怎麼處理?現在根本沒有地方教育這些家長如何帶領這群非異性戀的小孩,或是讓這些家長有途徑去瞭解這些小孩的需求。」
因此,BuzzFeed News 和一些家庭與 LGBT 的年輕族群聊聊,他們都是在青春期前就出櫃,BuzzFeed 要瞭解他們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是什麼樣子狀況,也問他們,他們的家長該做些什麼。
「性向與性別自我認同,不一定就跟性有直接關係。」
案例一:12 歲的 Chloe Charbonneau

clip_image003

Chloe Charbonneau

麻州的 12 歲女孩 Chloe Charbonneau 說:「我從來沒有質疑自己是同性戀過,在幼稚園,我就偷偷暗戀班上的女生了,雖然我在小學有似乎暗戀一個男生,但我真的一直以來都是喜歡女生的。」
像 Chloe 和 Reese 這樣的小孩,他們幼稚園和國小時一開始都很困惑也擔心自己怎麼會這樣,但當時小孩之間都非常無法接受同性戀者,會叫出一些像是娘娘腔、男人婆的字眼,讓他們當時只好假裝自己暗戀男生。
Chloe 決定今年不再假裝,他們開始認定自己是同性戀或是不喜歡被以「性別」被談論,所以她現在喜歡的代名詞是「They」「Them」他們,而不是「He」「She」他或她。而 Chloe 在最近寫了一封信跟爸媽出櫃。
Chloe 的爸爸 Gregg 說:「我當時真的傻住了,我們完全不知道 Chloe 這幾年來都藏著這件事,也受這件事所困。」
案例二:Amelia10歲同性戀男孩的媽媽
Amelia 住在美國中西部,是一個十歲同性戀男孩的媽媽,她的兒子在 7 歲時認定自己是 Gay。Amelia 說她兒子從來不加掩飾自己的性向,這嚇到她很多身邊的朋友,因為很多成人並不想承認一個七歲的小孩會有什麼性慾望。(Amelia 是假名,此媽媽寫 Blog 時用的名字,用來保護她的小孩身份)
Ryan 說,很多大人並不瞭解很多青少年他們的性別自我認知,和他們的性向:「當他們聽到 Gay 這個字眼,他們就會聯想到一群雜交、渴望性愛的人。他們並不會想到『小孩』,但性向跟性,真的差太多了!性向涵蓋的面向寬廣很多,不是僅僅指的是性。性向包含感情的連結、感情的相關與認同,這是很心靈層面與社交層面的,當然也可以很浪漫,也可以關於性。」

Russo 說:「我們小時候也會對別人有愛慕的感情,也會暗戀別人,而這不一定就跟性愛有關。有時候就只是感覺,暗戀讓你緊張心跳加速的感覺。」

  • 同性戀會傳染嗎?現在同性戀越來越多,為什麼之前都不會有?

Amelia 致力於寫一些關於這樣問題的文章,她寫道:「我們的社會,應該要多多瞭解 gay 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樣就不會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小孩子他們的性向自我認同。我們聽到小孩出櫃只會大嚇一跳,沒有人真正想去瞭解他們心底的感覺,是誰讓 他們害羞、有悸動,是誰讓他們想要手牽手。身為異性戀的我們,都記得自己小時候暗戀過誰,有過哪些悸動,但是當我們一旦面對到這些同性戀小孩,我們卻不願意去聽聽他們的感覺,不願意去面對他們心裡的愛。」
LGBT 的小孩,並不是年紀輕輕,對自己的感覺懵懂無知。」
很多大人聽到小孩說他們自己是 gay,一定第一個想法就是,他們還這麼小,都還沒交過男女朋友,也沒有過性行為,怎麼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 gay,所以不用承認,一直覺得他們年紀還小,還不懂。
有別人告訴 Amelia:「我覺得你的兒子說不定不是 gay 啊!」也有很多人這樣告訴 Reese:「小孩子你還不懂啦。」
Amelia 說:「我們這年代的人,也很很多人從小就知道自己是 gay,但他們還找不到詞形容自己,因為我們那年代還沒有關於 gay 的任何知識,同性婚姻根本是個全新觀念。」
Russo 接著說:「很多人覺得現在小孩都變了,為什麼這年代 gay 越來越多,以前怎麼都不會有?其實現在的同性戀小孩,跟以前我們那年代的同性戀小孩沒什麼不同,只是現在的小孩有更多資源,能夠提早瞭解自己。過去的 12 歲小女孩,遇到自己喜歡的女生,可能不知道那樣的感覺是什麼,只覺得自己很想跟她當很好的朋友,想多接近她罷了!但現在的小孩,可以知道這就是同性戀。」
12 歲女孩 Chloe 說:「我之前認為自己 100% 就是女生,但在去年暑假,我覺得一些女性特質對我來說很奇怪,我不喜歡被用『她』來形容,那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但當我上網找到了『genderless(中性、無性別)』這個字眼,我就都懂了。」
Chloe 在他七歲時寫了一首詩關於他的性別認同與性向,有興趣的你可以看一看。

  • 誰說性向就是一板一眼,還是別將自己貼標籤吧!

clip_image005

Kate Reese 和媽媽 Emily

LGBT 的小孩對於自己的性向流動性並不膽怯,他們面對那樣的自己。」
當 Reese 幾年前跟她媽媽出櫃時,她還不知道怎麼認定她自己。現在她已經 13 歲了,她還是沒有用任何詞去給自己一個標籤。而她媽媽 Emily 並不覺得這很意外。
Emily 坦然的說:「他們沒將自己貼標籤,並不是代表他們困惑、不瞭解自己,因為他們就是 Queer,這很合理啊。」
幾年前,大概在 Reese 11 歲的時候,她不斷在她不喜歡男生上繞圈圈,所以她到底是同性戀,還是雙性戀呢?所以 Reese 不管是什麼,她就將自己定義為 Queer(非異性戀者)。她說:「我不想把自己貼上任何標籤,反正我就不是異性戀。」
Reese 她已做好未來可能會有些改變的準備,她的父母就像你我的父母一樣,希望她在 16 歲以前不要談戀愛,所以她也不確定最後她會完全跟女生交往,還是會有不同性別的人,但她不管怎樣都會擁抱各種可能,這是她成長的一部分。
Amelia 有三個兒子,她覺得家長不應該親自為孩子的性向下定論:「性向有些流動不是只發生在同性戀小孩身上,這件事可能發生在『任何』小孩、大人身上,畢竟我們每天都有多少的小孩和大人出櫃呢!」
性向流動性讓很多家長都跑去找專家 Owens-Reid 和 Russo,這些家長覺得這個能只是因為他們小孩年紀還小,所以覺得自己不是異性戀只是階段性的,而 Russo 告訴他們:「就算你們的小孩在兩年內有不同的自我身份認知,又如何呢?不管如何,會這樣都很正常,你們要做的就是支持他們就是了!」

  • 社會接受度越來越高,但這些小孩面臨障礙依然多

「即使社會對於 LGBT 的族群接受度越來越高,但身為一個 Queer 同時又是個小孩,還是很難被認同。」
越來越多的 LGBT 的小孩出櫃,因為社會對於 LGBT 的接受度越來越大,但是這些小孩依然面對的很多障礙。
Russo 說:「我們和很多 LGBT 小孩的家長聊過,他們都很支持自己的小孩,但他們很擔心他們在社會、學校中會面臨到的困難與挑戰。這是很合理的擔心,當你是個 Queer(編按:泛稱同性戀、雙性戀、脫軌踰越的異性戀以及跨越性別者),在路上你不見得會被當正常人看待,很多國家和地方,你是會因為你的性向被公司 Fired 的!」
Reese 說,很多跟她一樣的 Queer 小孩都還是不願意敞開心胸面對自己,在學校裡,她是著要在班上討論帶出 LGBT 的議題,大家就會鴉雀無聲,所以 Reese 的媽媽 Emily 載她去市區參加 LGBT 青年團,因為她在學校裡(好像)沒有人跟她一樣。
Emily 很驕傲她的女兒,因為 Kate Reese 很勇敢為 LGBT 社群發聲,也很關心相關議題,但是 Emily 很困擾沒有人可以教倒她如何教育自己的 Queer 孩子面對困難。
舉例來說,Emily 常常都要擔心 Reese 朋友的家長,在小孩遊戲交流場合中,Emily 常常都要擔心其他家長是不是知道 Reese 是個 Queer,會是問自己是否該告訴他們?還有另一個問題是,Emily 限制她的異性戀兒子不准跟女生過夜,所以她也問自己是不是該限制 Reese 也不能跟其他女生過夜? 雖然這對 Emily 是個難題,但至少她和 Reese 都很坦誠的聊這些問題。
在二月的時候,Amelia 寫了一篇文章關 於她和她兒子第一次面對到別人反同志的情緒:在她兒子班上有個男孩告訴他,當一個 gay 是不合法的!(會出這樣的話是那位男孩從他父母那聽來的)雖然現在社會的族群更能接受 LGBT,但很多老一代的家長還是不願面對,依然堅持己見,也不斷告訴他們自己的小孩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小孩們並不是聖人,很多小孩也會有殘酷的一面。Chloe 就說:「我們這年級的同學都滿殘酷的。有些同學愛找我的碴,有些不討厭同性戀者的同學,只會覺得這是很新的概念。有些就很好,完全認同 Queer。但有些真的完全不認同我們,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有明顯的討厭我們的舉動,雖然真的很傷人但是還好,我還可以不去在意。」
包括 Kate Reese 也面對到一樣的狀況,她經營了一個 iFunny 帳號希望將支持 LGBT 的人相聚起來,一開始網站上會有很正面的留言,後來漸漸就會有侮辱性字眼,像是「去死吧,死同性戀。」但就像 Chloe 一樣,Kate 可以接受這些傷人的話。
Kate 和 Chloe 年紀還輕就可以處理這些霸凌字眼,這一切也要歸功於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支持。在 Ryan 的家族接受研究中,有些家庭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根據她 2009 年的研究,這些家庭的小孩比像 Kate 或 Chloe 這些小孩更有自殺傾向,甚至高出八倍多!
根據 LGBT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s Project 的主導人 Jeff Krehely 所說:「我們也發現很多 LGBT 的青年因為很早就出櫃被踢出家門的。他們 12、13 歲就出櫃,這雖然是好事,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正常的,但因為他們還小,根本沒辦法獨立生活,但他們卻需要面對家人拒絕他們,也要面對一部分的學校霸凌。」
「家人不必要在一開始就做對事情,最重要的是,家人要給予支持、懂得傾聽、願意改變。」
Ryan 說:「很多家庭很保護他們的 LGBT 小孩的平安,但他們有時會不經意地導致更多悲劇。很多爸媽會不斷地『拒絕』小孩的要求,他們以為他們在幫助小孩,其實沒有。」
Amelia 說:「如果你是 LGBT 小孩的父母,你最好皮繃緊一點,你要瞭解到你可能是小孩最重要的唯一支持者,所以你最好主動一點,並且支持你小孩的身份。」
像是 Chloe 不喜歡被叫「她」,但是爸爸 Gregg 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叫錯,他還正在努力的將中性的代名詞植入腦中。Chloe 說:「我很感謝我父母的努力,我知道這對他們來說很難,但我覺得重點不是他們叫對了沒有,而是他們是不是努力讓我感到自在。」

clip_image007

Charbonneau 一家人: Cherisse、Chloe、Cole、Gregg

Reese 也一樣有很棒的家人,她的父親還不完全瞭解整件事,但她的父親一直都很支持她,Reese 說:「我的媽媽、爸爸、和繼父人都很貼心,很棒。」
Reese 的媽媽 Emily 說:「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做好準備去愛我們的小孩,如果我們一味的要將自己自私的期望丟給他們,你只會招來更多的失望,小孩不會快樂,你也不會。」
Reese 的生父也是 gay,所以他才和媽媽 Emily 離婚,Emily 覺得這件事讓她學會如何對待 Reese 的出櫃,不然她或許沒辦法接受。Emily 說:「如果 Kate 是在十年前跟我出櫃,我大概無法接受。我是傳統基督教環境長大的,但我自己都跟一個 gay 結婚了,還離了婚,這真的打破了我過去對於 LGBT 的偏見。」
Emily 接著說:「我絕對不會做出傷害自己孩子的事,我過去曾是那樣的人,但因為發生這些事,讓我學到更多,我很感謝我再也不是那些人了。」
Amelia 說:「如果你是 LGBT 小孩的家人,你一定要有個開闊的心胸。在這條路上,不外乎你會收到一堆討厭的 email,不會每個人都支持你們,但你要記得有很多人支持著你們,也很很多人試著要去理解,而我們的經驗讓我們有機會去教育這些人。所以不用害怕或是不 願面對,我們才可以花時間做更多事。」
Chloe 的父親 Gregg 說:「這話大概很多家長都聽到爛了,但是記得,你一定要傾聽自己的小孩,不要用自己過去的經驗斷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要輕易就批評自己的小孩,然後試圖替他們解釋他們的感覺,因為你根本不懂他們的感覺。聽他們說話就對了,不要抱有成見,100%支持他們就是了。」
Gregg 進一步建議其他家長,不要堅持的握著舊有的觀念,那些觀念也只不過是社會給的框架,對於人的情感是沒有一定的定律的:「因為我的小孩是 LGBT 的小孩,他是我的生命!這好像一個當頭棒喝,打破了我過去成長環境所深根蒂固的性向觀念,那些觀念根本不合理。即使是我自己都面對也看過性別的流動性,我 覺得大家多少都經歷過!只是我們那年代沒有什麼機會瞭解那是什麼感覺,也沒有詞可以形容。」

  • Queer 小孩看見世界的不公平,致力讓 LGBT 族群活得更好

LGBT 的小孩非常在乎 LGBT 相關議題,他們讓世界變得更公平,也讓其他小朋友們活在更好的世界。」
Kate 在家鄉沒有其他 Queer 好友,但她在網路上有很多 LGBT 的朋友,Kate 說:「網路上這些朋友對我來說很重要。我身邊得意異性戀朋友認同我,但他們不會知道我們經歷著怎麼樣的困難。」Chloe 也說:「我不是浪漫的人,但我也很喜歡我網路上這些朋友,我有個 Instagram 是致力於變性的議題的。」

clip_image009

Amelia 的兒子與「夢中情人 Darren Criss」會面,Darren 在 Glee 中飾演 Blaine。

這些 LGBT 的小孩都在會社群努力,Amelia 的十歲兒子,在小二的學校計畫中擔任公民權利的領導者,Kate 則是參加 National History Day 的競賽,是 AIDS 鬥士 Cleve Jones 的計畫。Chloe 最近則在中學發表了一場演講,教導學校師生怎麼支持 LGBT 的小孩。
Chloe 說:「我演講專注在 LGBT 青年的學校生活,因為學校是我們最掙扎尋找自我的地方。我覺得 LGBT 的小孩應該都要在學校感到安全、舒服才是,我也覺得在公共場合或是學校,應該都要設置中性的廁所。」
Kate 則希望在媒體上看到更多 LGBT 青年的代表人物,她也希望 LGBT 的活動也更能注重變性權利:「變性者是天生自然的,Queer 是天生自然的,不管什麼性向什麼性別,我們都是天生自然的。」

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請按讚!

Copyright © 2018 · 閱●動漫 · 重要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