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膜,幾乎是國人購車後的第一要事!汽車貼膜不在於保護玻璃,更重要的是起到保護隱私、隔熱以及防爆等作用,然而這真是有必要的嗎?
膜,幾乎是我們購車後的第一要事。如同手機、平板、電腦一般,似乎只有貼上膜才能讓我們安心。當然,汽車貼膜不在於保護玻璃,多樣的好處可大致總 結出五項,包括:防爆性、抗紫外線、防眩光功能、隱私性、隔熱性。因此我們樂忠於貼膜,且主觀上判斷,深色的膜可以對上述功效起到更好的效果。然而,貼膜 真有必要嗎?
正確的認識汽車玻璃
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汽車玻璃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市場中銷售的乘用車採用的汽車玻璃只有兩種,一為鋼化玻璃,二為夾膠玻璃。
鋼化玻璃是將普通玻璃淬火使內部組織形成一定的內應力,從而使玻璃的強度得到加強,在受到衝擊破碎時,玻璃碎裂成很多的沒有鋒利棱角的小碎塊,但是沒有東西連接會整體的掉落。使用上,多用於汽車的兩側車窗。
夾膠玻璃即為夾層玻璃,是將有機聚合物中間膜貼在二層或多層玻璃之間,將膜的強韌性和玻璃的堅硬性結合在一起,增加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也因膜的作 用,在破碎時,碎片會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會保持整潔光滑,這就是常說的防爆性,在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前擋均是採用雙層夾膠玻璃。
其次,玻璃的抗紫外線功能、隔熱性與隱私性在現今不少車型的原廠玻璃已得到解決。因此,再來看貼膜問題,它並不是解決需求的必要條件。
那麼,現在值得來說說的便是防眩光,消費者是如何理解防眩光的呢?「防眩光能減弱可見光的強度,使人的眼睛更舒服,有助於改善車主視野,確保駕駛安全,同時,夜間行車時還能把後面來車大燈照射在反光鏡的強烈眩光反射減弱。」
的確,透光度越低防眩光的效果便越好,但這樣的視覺舒適並不意味著安全,實際上反射出的問題也有不少。
透光率是否應該重視?
大多數國家在法律上有明令規定汽車貼膜的透光標準,這就是國人常說的「國外不貼膜」 的緣由。國家不同,標準也有所差異,下列表單中羅列出部分國家規定。(汽車的透光率指的是車膜與汽車玻璃貼合後的總體效果,並非單指車膜本身。)
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洲地區,雖未明令禁止車膜,但當地汽車卻幾乎均不貼膜,民眾不貼膜與國家對透光率的標準要求均是基於安全的考慮。
在這需要特殊說下美國,影響美國地區貼膜法規的另一個因素是警察執法的安全性。為保證警察執法時能夠瞭解車內的情況,不被未知的因素所傷害,因此美 國針對一些人口密集,犯罪率較高的城市嚴禁貼反光膜,且有色膜透光率不能低於70%。說到這不禁能想到的問題則是國內的飛車黨,貼膜後的車身讓車外的人想 瞭解車內的情況是難之又難。
國內標準與現況
在2012年9月1日國家出台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中便對汽車擋風玻璃貼膜的透射率提出嚴格要求。前擋風窗玻璃及風窗以外玻璃用於駕駛人視區部位的可見光透射比應大於等於70%。
普通玻璃的透光率為80%,汽車玻璃的透光率為75%-80%,再貼上膜之後透光率的數值就不容樂觀了。而事實上國內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透光率達到標準的車輛屈指可數,審核不嚴格和消費者不重視是關鍵原因。這也不怪為什麼每每聊到「膜」的問題,很容易提到的是中國特色。
當然,法律規定的是行為,安全意識的提高才更為重要。汽車貼膜在增強密閉性、保護隱私的同時,毫無疑問的降低了車窗可見光的透射率,改變了汽車車窗 的折射率和反射率。拿前擋為例,汽車前擋如上述所說均採用夾層玻璃,即為雙層,如前擋玻璃貼膜後,窗外的景象投射到眼中需要折射四層,長期行駛帶來的不會 是視覺舒適,而是視覺疲勞,且不利於觀察行駛路況。而前側玻璃的深色膜的確能起到防曬效果,但在夜間行車時與雨天行車時能見度極低,帶來的安全隱患得不償 失。
當然,不能說車膜沒有意義,存在必有其道理,但僅限於有一定標準,質量與透光都能達到安全的車膜。縱觀如今汽車市場中,車膜的成本大多連百元都不 足,膜的材料屬於化學合成材料,是高分子複合材料的一個類屬,在沒有嚴格的環保及技術標準的情況下,成本非常廉價,國內成批製造的企業比比皆是。
不知道你的愛車或者身邊朋友的車有沒碰到類似情況,汽車開了1年多,但一進車內依然有股膠味。如果有的話,多半與貼的車膜有關,車膜均是貼在車內玻璃處,車窗面積有多大,膠的面積就有多大,廉價的粘合劑會對身體帶來傷害,而這就不單單是透光率的問題了。
貼不貼膜與需求有很大關係,但因「貼膜」變為國內市場的大環境,似乎沒有道理的成為「必須」時,我們是否應該思考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一味的跟風。如果確實對車膜有需求,也應考慮下透光性問題,對於汽車而言私密性不是第一,安全才是最重要!
(一個優秀的駕駛人,應該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生命心存敬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規則.因為,活著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駕駛從這裡開始!)
我想收到最新的有趣新聞,請按讚!